发布时间:2025-09-04 来源: 今日头条
传音这半年的财报一出来,冲击力不小。营收同比少了15.86%,不到300亿;扣非净利直接腰斩到不足10亿,还被说“净利润下降7成”。赛道没变,全球智能机发货量也没掉太多,小米还在非洲二季度暴涨32%,份额从12%抬到14%(公司披露/机构跟踪口径)。荣耀、OPPO也各自摸到4%。画面像不像:老牌领头羊手握主场,却被一圈对手围着换防追分,分差肉眼可见在缩。
节奏点在哪?一个外线火力,一个内线消耗。外线是小米、荣耀们的持续加码,米粉节搬去非洲、生态链全铺;内线是成本和专利。DRAM涨13%-18%,NAND涨15%-20%,这就像你队的护框大个子突然犯满,禁区毫无议价权,被对手一波一波打。再叠上高通专利诉讼、华为壁纸纠纷这些“犯规吹罚”,节奏彻底乱了。传音以70-100美元段拿到的性价比优势,被高位消耗,想往100美元以上提一档,却要吃芯片涨价和渠道升级的双成本,毛利被掏空,得分难,犯规多。
这事不新鲜,像极了当年的“中端王”被旗舰化浪潮裹挟。谁?OPPO在印度走高配低价的那几年,线上线下两套打法,一旦SoC端价格和渠道返利变紧,利润转瞬见底。传音现在也遇到类似的拐点:非洲用户收入抬起来了,要更像样的拍照、更顺的系统、更长续航,不只是“能打电话”。传音早在功能机时代靠双卡、长待机、对黑人肤色的算法优化立了名号,直给、好使,这是它的“快下反击”。但进入智能机后半程,用户更看底层硬实力,芯片、影像堆料、系统优化、AI体验,你得能稳定半场阵地战。
有些细节挺有戏。比如传音当年靠太阳能充电、超长待机在非洲插旗,那是抓住了对手忽视的“场地条件”。现在场地条件在变:非洲多国电商渗透在抬头,社媒种草和线上分发的权重升了,小米这类“全域打法”天然适应;专利诉讼像季后赛的裁判尺度,逼你不能再靠身体对抗,这对打法“粗犷”的队伍不友好。再看对位人,小米非洲份额从12%到14%,并不是巨无霸,但增速是肉眼可见的;荣耀份额翻倍,说明渠道补课到位。传音短期的比分掉得快,更多是利润端的“连吃帽”。
我会给一个不那么刺耳但直接的判断:传音的关键球手一直是“本地化产品定义”。双卡、肤色影像、长待机,这些招还管用,只是需要被AI化、体系化。比如夜景人像训练要在端侧做轻量模型,供应链在DRAM涨价期更要锁价+降本;渠道上得有能承压的线上节奏,别光靠线下铺货。从战术上讲,先把100-200美元段的体验做满,用两三款“稳定投篮点”重新稳住节奏,再去打折叠、旗舰的骚活,不然节奏越打越散。
高端这块,传音上了800美元的折叠屏,声量不大,渠道短板暴露。二季度又推了带自研AI助手Ella的TECNO Note系列,气势有,市场确认还要时间。我更在意的是它的“战术板”:互联网服务、家电、电摩这些生态延展,占比接近10%,还在加码。像一支讲究转换的队,拼命把回合数拉起来,分散单点压力。但核心问题还是同一条——研发。年报里研发占比3.66%,小米的一半,华为的一个尾数。你要打阵地,就得有“固定战术包”:影像算法迭代、AI端侧模型优化、SoC适配深度、系统长期OTA,这些都烧钱。去港股融个约10亿美元的消息放出,也是在补“体能包”。
股价短期没太大波动,市场等你的“下一回合”。看两点:一是港股融资是否落地以及研发布局的实打实数字,二是非洲核心国别的中端机单机毛利能不能止跌回抬。要是Note线的AI体验真有体感提升,夜拍、人像、语音助理在弱网场景能打,配合适配的轻量应用生态,比分会慢慢追上来。要是还是老问题——供应链价格卡脖子、渠道返利压力、专利阴影,那就像第四节被对手一波流带走。看着办吧,下一次财报公布前,会有苗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