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-09-26 来源: 今日头条
中国要做阿胶,非洲却突然“闭关锁驴”,一禁就是15年。
一头驴,从农家帮手变成抢手资源,价格暴涨、供不应求,非洲不少地方养不起、看不住、还被偷得干干净净。驴没了,出行断了,生计塌了。
价格飙升带来不是致富,而是偷猎、黑市和社会动荡。非洲各国忍无可忍,联合封锁。禁的是驴皮,更是被掏空的底层生活。
可这决绝的一刀,真只是“护驴”?还是另有深意?
这张驴皮,非洲扛不动了
2024年2月18日,非洲联盟在埃塞俄比亚举行的峰会上,拍了板一项重磅决定:55个成员国集体通过驴皮出口禁令,封15年,不得谈情,不准讲价。这一刀下去,不是封住驴皮,是直接掐断了中国阿胶产业的半条命。
怎么个掐法?数字最直接。2023年,中国共进口驴皮134万吨,其中有784,221张来自非盟国家,占比高达58.5%。驴皮哪来的?多是以屠宰方式获取,每张驴皮要杀掉4头驴。驴不是能无限复制的——非洲驴种年妊娠周期12个月,补得起供不上需。
最典型的是肯尼亚,从2016年到2024年,驴从180万头锐减到90万头,整整少了一半。而在尼日尔,一头驴从34美元飙涨至145美元,不是涨价,是脱缰。哪来的火?全烧在阿胶热上。
别看阿胶是补品,背后的原料链,却快成盗猎产业链。禁令出台前,驴偷走、杀完剥皮、走私出境成了暴利生意,非法跨国运输甚至形成规模。坦桑尼亚官方都说,这事再放任,非洲驴就真得上灭绝名录了。
非洲老百姓能不急?别忘了,整个非洲有3亿人靠驴过日子,从运输水桶到送娃上学,全靠它。可现在,白天赶路,晚上被偷,驴比人先过劳死。有人统计,这几年数以万计的驴是在极度疲劳中被屠宰剥皮的,还没喘口气就进了市场。
所以这禁令,不是“反中国”,而是“保自家”。就像布隆迪学者卡斯博士说的:“别让破坏非中合作的声音,掩盖真正的问题。”问题不是驴太少,而是有人把驴当耗材用了。
驴走失了,社会塌了
“禁令”是非洲多国多年拉锯之后的制度爆发。往前翻,最早动刀的是埃塞俄比亚。别看它驴最多,却是最早出事的。
2009年,山东东公司在埃塞设立驴屠宰场,选址在奥罗米亚州的Bishoftu镇。开业不到半年,当地民众集体抗议,“你杀的是我们的交通工具,不是你的原料”。
2017年,该厂首批出口25吨驴肉至越南后即被迫停产。到了2019年8月,公司正式宣布工厂关停,厂房变卖。
工厂为何夭折?因为驴在埃塞不是食材,是“家庭轿车”。你说用来卖肉卖皮,当地人直接翻脸。即便投资局支持开厂,老百姓不让进村,驴商照样白忙活。
另一家Rhong Change驴屠宰场也倒得不比山东东慢,原因同样是——群众不答应。你建厂,人家断腿;你赚钱,人家断粮。这买卖,非盟自然得掐住。
官方数据显示,每年出口300万张驴皮,但没人能查清来源。越查越怕,非洲多国发现金链上全是血点:偷驴、运驴、杀驴,中间没有监管,末端没人问责。
这时候,民意发威了。肯尼亚议会多次提交法案叫停出口,可惜一次次被搁置。最终只能靠非盟出手,设统一规则,一刀切断:不准再杀。
中国这边也急了。阿胶需求可没停,得有400万到600万张驴皮每年才能稳住供应。靠国内?够呛。中国驴存栏量从2000年的900多万头跌到2022年的170多万头,连东阿阿胶都说,“把全国新出栏的驴全用上,也不够我们一家工厂消耗”。
结果就是“驴荒”。国内驴皮报价涨到16万元/吨,企业只能提价20%应对。但涨价只能缓解,不是解法。真正的解法,本该是长期合作机制,但眼下这机制,已经被非法走私和社会崩塌搅成一锅粥。
闭关锁驴,不是关门打狗
有人说,非洲这波操作,是“摆脸色给中国看”。但事实却恰恰相反。非洲联盟在禁令声明里明确表示:此举不是为了针对任何国家,而是基于资源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内部考量。
为什么要特别强调?因为有外部声音试图把这件事政治化,甚至煽动“中非合作破裂论”。对此,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祝鸣指出:非盟这项决议,有舆论基础,也有西方动物保护主义推动。言外之意:这是非洲自己的决定,不是针对谁。
事实上,非洲也没断了合作的念头。卡斯博士建议:未来应该引导非洲农民发展“规模化养驴”产业,让驴既能养家糊口,也能参与贸易,而不是“杀光了再说”。他说:“更高的发展水平,将更好地让农民养驴、卖驴,创造财富,实现工业化。”
中国企业也没坐等。东阿阿胶公司表示,早有战略性安排,不会被一次禁令打乱节奏。但也承认:未来必须从源头布局,不能再一味依赖进口。
这话听着平稳,实际背后已是重新洗牌。有迹象显示,中国正考虑在巴西、蒙古、阿富汗等地区寻找替代来源,同时恢复国内毛驴养殖产业链,让“黑驴王子”重新登场。
这也意味着,中非之间未来要谈的,不是驴皮,而是规则。一张驴皮,要的是生态承诺,不是临时买卖。一头驴的价值,不该只在一张皮上,而该在一次共赢中。
2024年,非洲封了驴皮,中国少了进口,可这场游戏的终局,未必是离场。可能正是重新进场。只不过,这回进场,得带上法律文本、养殖计划和一张不再流血的账单。